


用令人叹为观止的环境粒子效果照亮夜晚
Aurora 通过使用高性能粒子引擎生成动态环境粒子效果,为所有玩家提供独特的体验。所有粒子都是完全可配置的,可以根据每个生物群落进行定制,以满足每个服务器的需求。基本插件带有多个高质量的默认配置,涵盖了 Aurora 必须提供的所有粒子形状,几乎适用于所有原版生物群落。
依赖项: RTUBiomeLib(https://github.com/IPECTER/RTUBiomeLib/releases)
常见问题列表可以在这里找到 FAQ.(https://github.com/OpticFusion1/Aurora-Wiki/wiki/Frequently-Asked-Questions)
由于 MC 代码的性质,有一组最低服务器规范(https://github.com/OpticFusion1/Aurora-Wiki/wiki/Frequently-Asked-Questions#what-can-i-do-to-optimise-performance-with-aurora)。您也可以尝试此优化性能(https://github.com/OpticFusion1/Aurora-Wiki/wiki/Frequently-Asked-Questions#what-can-i-do-to-optimise-performance-with-aurora)以提高性能服务器端或 Phosphor(https://modrinth.com/mod/phosphor) 以改善客户端照明

- 高度可配置
- 超过 50+ 种颗粒类型
- 7 种独特的颗粒形状
- 点
- 线
- 立方体
- 戒指
- 圈
- 浪
- 所有形状参数(大小、高度等)都可以修改
- 在单个生物群落中组合多个粒子组
- 无需设置
- 基础插件自带 40+ 独特的粒子配置
- 适用于几乎所有的香草生物群落
- 只需拖放插件即可开始使用
- 跨版本兼容性
- 不兼容的生物群落和粒子将被自动禁用,而不是破坏插件
- 完全自定义生物群落支持
- 将 Aurora 与您最喜欢的自定义地形生成器一起使用
- 所有注入自定义生物群落的数据包也完全兼容
- WorldGuard 每个区域支持
- 基于 WorldGuard 区域设置粒子,而不是使用生物群落
- 非常适合大厅或RPG服务器
- 每个玩家的切换和权限支持
- 允许具有低端设置的玩家通过命令在客户端禁用 Aurora 的环境粒子
- 使环境粒子仅供捐赠者使用的权限节点
- 查看每个生物群落和全局粒子统计信息
- 在特定生物群落或区域中轻松找到启用的粒子,以便更快地导航和配置
- 使用命令切换全局启用的粒子
- 广泛的开发人员 API
- 让您自己的开发人员能够挂接到 Aurora 的 API
- 创建令人惊叹的自定义粒子形状和设计
- 通过异步代码实现高性能
- Aurora可以利用多个核心进行密集的颗粒管理任务
- 独一无二
- SpigotMC上第一个引入环境粒子效果的公共插件
-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强您的服务器体验








[aurora.view]
查看所有环境粒子的权限。需要使用任何 Aurora 命令
/aurora help
[aurora.command.help]
帮助命令显示所有可能的参数
/aurora 切换 <开/关>
[aurora.command.toggle]
切换客户端环境粒子效果
/aurora reload
[aurora.command.reload]
重新加载所有插件配置和粒子文件
/aurora status
[aurora.command.status]
查看有关服务器中已启用粒子的信息
/aurora fixlighting [radius]
[aurora.command.fixlighting]
更新和刷新 [radius] 附近块上的照明

Wiki: https://github.com/OpticFusion1/Aurora-Wiki/wiki/Particle-Configuration
// 这是一个通用的粒子配置示例,可用于所有粒子类型
// 请注意,“properties”中的某些值将被忽略,具体取决于 “particle.particleType”
中的形状 // 强烈建议使用上面链接中提供的模板来使您的配置更具可读性
用法: 在使用此默认配置之前,请删除所有注释 (//...) 并将文件扩展名重命名为 .json
{
“name”: “Example Particle”,
“enabled”: true,
“spawning”: {
“biomes”: [
“PLAINS”,
“PRESENT: SHORE”
],
“spawnDistance”: 10.0,
“randMultiplier”: 0.5,
“relativePlayerPosition”: false,
“minY”: 80.0,
“maxY”:100.0,
“shuffleLocations”: true
},
“particle”: {
“particleName”: “FLAME”,
“particleType”: “CUBE”,
“maxCount”: 8,
“enableLighting”: false
},
“properties”: {
“length”: [2.0, 5.0],
“radius”: [1.0, 3.0],
“rate”: 0.5,
“update”: 5,
“duration”: [180, 200],
“waveCycles”: [4.5, 6.0],
“waveAmplitude”: 3.0,
“rotationAngle”: 35.0,
“rotationAxis”: “x”
}
}


1.标志设计 |嗨嗨
2.配置和Beta测试 |斯凯安
3.首席开发人员 |Optic_Fusion1
4.视频和编辑 |Greylatte(灰拿铁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eFruXTTRNc

最新更新
5.8.2
5.8.1
5.8.0